影展映後座談側記
透過多元的與談人組成,搭配豐富深刻的紀實影像,我們相信,「2019 平冤影展」將不只是一場影像展覽,也會是一場刑事司法的知識盛宴,讓對冤案議題不甚熟悉的大眾,快速了解,其實冤案往往遠比你我所以為的還要更多。本頁面為大家整理本次影展總計17場的映後座談側記,延續觀影後的餘溫。
本次影展開幕特別試映會為「后豐大橋案紀錄片」,紀錄發生在2002年底的后豐大橋情殺墜橋命案,檢方起訴的兇手王淇政、洪世緯分別遭判刑15年與12年半定讞。閉幕片則挑選了「小不點的行蹤交代稿」,記錄了台南歸仁雙屍命案中被認定為兇手的死刑犯謝志宏的經歷。
也許你曾看過,法院門前的一群人,幾個人拿著冤案平反的手舉牌,幾個人捧著花,齊聲喊著「無罪!」氣氛熱鬧燦爛笑容。那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重要時刻。但是,冤案從來不是停在那一天。司法的無罪不等於人生的平反,而5年、14年、19年,逝去的時光如何可能倒帶?如果人生可以重來,如果沒有經歷這場冤案,生命將走向何方?這是個無法回答的提問。但我們都知道,如果沒有經歷這場冤案,你我將永遠不會相遇。
本單元有6部片,是本次影展最多影片的單元,要讓觀眾認識到那些無法重來的冤獄人生。
犯罪令人憤怒,性的犯罪尤其如此,但如果那是一場冤案呢?在性侵事件中,如果沒有直接證據,當一方被害,一方喊冤,案情陷入十里迷霧。喊冤者承受著性犯罪者所面臨各種嫌惡唾棄,孤獨地走著不知何處為盡頭的平反路程。旁觀他人的冤屈,如果痛苦有聲音,將如何傳達給我們?
這個單元將介紹五起性侵冤案,其中四起案件已獲平反,我們將看到性侵冤案帶給被冤者那難以訴說的傷害。
冤案的存在,常伴隨著懸疑推理的氣息,法院判罪,被告喊冤,如何才能發現真相?每一起冤案的平反仰賴著喊冤者對清白的堅持,在深入追蹤調查案件後,終於讓人意識到有罪判決所斷定的真實,不是真實。
這個單元將帶我們看見那些鍥而不捨的冤案追查過程,認識到那些造成冤案的原因,也許,我們將發現有些時候,人們渴望破案但不追求真相。
影展映前座談側記
搭配著「如果真實不是真實」、「如果痛苦有聲音」、「如果人生可以重來」這三個子單元,我們也自11月底開始,舉辦了三場影展映前講座,分別從「案情真相」、「性侵冤案」,以及「紀錄片拍攝者與被攝者的關係」這三個主題切入,期待能夠在觀眾走進戲院之前、在思考與判斷之前,先拋出幾個未必有答案的提問。本期電子報為大家記錄了這三場主題各異、但內容卻緊密關聯的映前講座。
【冤冤相報 no.64】2019 平冤影展:如果 What If 映前講座側記系列
李家驊導演率先提到,我們必須注意,剪接是一種可以騙人的危險技術。當然有些時候,這是為了要整理被攝者的話,讓日常的瑣碎展現意義,讓被攝者的話能夠更被理解;但我們不能忘記,每個創作者其實都終究是在透過被拍攝者的嘴、講自己想講的話——也因為如此,我們更必須要時常提醒自己,只要處理跟人有關的東西,就要考慮有人會被影響,而有人可能會因此受傷:「這是好幾個悲劇完成的作品,不管最後放映的回應如何,哀矜勿喜。」
影展相關報導
感謝眾媒體對於平冤影展的報導與紀錄!
閻紀宇專欄:從「中央公園五人組」看我們與錯的距離──寫在「2019平冤影展」之前(12/10)
台灣冤獄平反協會(Taiwan Innocence Project)今年別開生面,第一屆「平冤影展」將在11日揭幕,17部參展影片(15部紀錄片+2部改編之作)都是呈現真實的事件,真實的冤案,真實的痛苦、憤怒與遺憾,其中就包括2012年出品的《中央公園五人案》(The Central Park Five)。外國的月亮未必比較圓,但外國月亮的陰暗面往往更驚心動魄⋯⋯
中央社:平冤協會從法庭走進戲院 帶大眾正視司法會犯錯(12/11)
平冤協會早在舉辦此影展前,已推動冤案紀錄片拍攝多年。羅士翔指出,台灣紀錄片在救援行動的角色重要。影像能在生硬的法律文件外,讓大眾更清楚冤案來龍去脈。羅士翔更指出,「紀錄片可以拍到我們看不見的冤案日常」,能在媒體報導之外,深入呈現當事人面對審判與社會眼光的心境⋯⋯
閱讀全文
ETtoday:首屆平冤影展 17個真實故事「如果沒有如果」人生可以翻轉(12/11)
由「台灣冤獄平反協會」的首屆平冤影展,共計參展17部影片,全部都是真實事件,15片紀錄片,2片改編真實事件,目的是要希望讓大家知道「如果沒有如果」,每一部影片背後的冤案事件、被冤者人生以及那些失去的歲月與生命都是真實發生,存在於這個你我共存的世界之中⋯⋯
銘報:首屆平冤影展 助大眾了解冤獄議題(12/18)
平冤影展「如果What If」,影展最後一天15日播放紀錄片「非常阿英」,並在映後舉辦座談會,由導演辛佩宜、陳瑋伶、律師謝孟釗及法官王子榮與觀眾面對面座談,主角張月英本人也到場觀賞。紀錄片中穿插了動畫,呈現無法被鏡頭拍出的內心,導演辛佩宜說,因為案情很簡單,片中並沒有用很多的畫面來解釋案情,比較多的是藉由新聞畫面及律師談論來呈現,拍攝到後來,她覺得片子回到張月英本身,案子經過十年的時間,張月英靠自己爭取到再審的機會⋯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