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映後側記】班克斯:真相防線——你我可能都是那片雪花
整理人:王昱翔、柯昀青
有句話是那麼說的——當一場雪崩發生的時候,每一片雪花都覺得自己沒有責任。事實上,如果不是每一片雪花的通力合作,那場雪崩根本不會發生。你我可能都是那片雪花。
——蘇凱平(台大法律系助理教授)
在與談開始時,已看了好幾天紀錄片的平冤執行長羅士翔表示,這是結局比較讓人振奮、比較不難過的一部片了。許多冤案當事人並沒有這樣的「好結局」,如同蘇凱平老師在上刑事訴訟法時會放映的《嫌豬手事件簿》就沒有。
蘇老師進一步說,在看電影時,我們或許會覺得這個案件,辯護人、檢察官、法官,甚至是當事人都可能有出錯,因而促成這樣的悲劇;但事實上,蘇老師曾寫過一篇文章,講述刑事司法系統是一定會出錯的,只是錯在哪個環節而已。
蘇凱平老師提到:「有句話是那麼說的——當一場雪崩發生的時候,每一片雪花都覺得自己沒有責任。事實上,如果不是每一片雪花的通力合作,那場雪崩根本不會發生。你我可能都是那片雪花。」所幸,大家願意來看電影、關心冤案,或許就已減緩了下一場雪崩發生的可能。
在很多的不起訴處分書或無罪判決裡,真正傷害到受害者的,不見得是因為證據不足而無罪,而是那些檢察官或法官所寫下他們認為無罪的原因。
——柯萱如(律師,臺灣兒少權益暨身心健康促進協會秘書長)
由於本片主角涉及的是性侵冤案,柯萱如律師也為我們分享本片較少觸及的性侵被害人的部分。柯律師執業期間較常擔任告訴代理人,因而對此有深刻體悟。
柯律師認為,不論是被冤錯的被害人,還是被性侵的被害人,在社會輿論的壓力、典型被害人的想像下,我們都難以想像他們要花多大的力氣,去向周遭的人、向司法人員訴說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。舉例來說,「在很多的不起訴處分書或無罪判決裡,真正傷害到受害者的,不見得是因為證據不足而無罪,而是那些檢察官或法官所寫下他們認為無罪的原因。」
最後,柯律師呼籲,保持關心,不只聽見冤錯案的聲音、被害人的聲音也同時要被聽見,兩方並不只有對立的可能,因為他們的傷痛都是真實存在的。